许昌在回忆里

每当提起许昌,我就为之动情,眼睛似乎潮湿。因为那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,我在许昌当兵6年,那是我的第二故乡,那里留下了我似火的青春,留下了我五彩斑斓的梦,我6年的青春年华就献给了那里。前天,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节目播送了许昌的新闻,我便兴奋地对妻说:“你看、你看,播的是许昌的新闻”,那种关爱的心情仅次于对故乡,看了许昌的新闻,又勾起了我对许昌的回忆,许昌的军营、许昌的战友、许昌的乡亲、许昌的一草一木都装在我心里,那我就用滚烫的心来表达这番情感吧。

许昌市位于河南省的中部,中原腹地。真可谓我国中原的“中心”,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以来,第一个王朝的发源地就在许昌禹州,许昌为汉、魏国国都,现在许昌市仍保留着魏都旧址。许昌还是中国历史上群雄逐鹿,兵家必争之地。

遥望1981年那个冬季,我满怀着崇高的理想和青春激情来到了我向往的地方—许昌。到了这里一看,并不是起初想象的那样,进入繁华热闹的城市,投入令人羡慕的军营生活,而是奔赴离许昌市还有20多公里的几个乡村附近,我们的军营就在这里。大凡当过兵的都知道,大多军营都设立在城市较远的地方,便于管理,防止士兵在驻地谈恋爱。刚到军营的那阵子,确实感到不适应,因为部队离城市太远,太偏僻、封闭,买点东西都不方便。可过了一段时间,就慢慢适应了,在过上一段时间,就有一种“家”的感觉,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感情。这件事使我联想到,人都是感情动物,在一个地方生活时间长了,就会对那个地方产生感情,有感情的依托,深爱着那里,一旦离开那里,就会产生思念之情,还会有美好的回忆,现在的我,就常常思念许昌、思念军营、战友......

遥想当年,我向往火热的军营生活,我常常想起那雄伟壮丽的团部机关办公大楼;想起那高大宽敞的军人礼堂;想起那亲切熟悉的连队营房;想起那喊声震天的练兵场。这里留下了我一串串脚印,留下了我欢乐的歌声,留下了我激昂慷慨的演讲,留下了我苦练本领的汗水,也留下了我绿色的梦想。

曾记得,1985年,我刚从云南老山前线归来,团里组织演讲比赛,我用在前线的亲身经历,写了一篇《祖国在我心中》的演讲稿,被团政治处评为一等奖,让我在全团军人大会上演讲。当我站在庄严的军人礼堂主席台上的时候,上千人热切的目光投降了我,此时此刻,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,内心深处掀起了层层波澜,直到演讲结束,我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,因为,我是站在军人礼堂的主席台上,尽情地为战友们演讲。从此以后,这段经历我一直铭记在心,永远难忘。

还记得,1986年,我参加了全团军、政、文大比武,全团山下在广场上拉开了序幕,紧张激烈的精彩场面震撼了我。当我精神振奋地站在枪械比武场的时候,激动、感奋、沉着、拼搏的心都有了,平时练就的功底使我淡定自信,一招一式,恰到好处,一路过关斩将,当我在手枪比武时喊出:“报告,手枪拆装完毕。”裁判员马上报时“20秒”。接下来就参加冲锋枪比武,当我喊出:“报告,冲锋枪拆装完毕”时,裁判员马上报出“25秒”,这时的我,已激动不已,因为我获得了手枪、冲锋枪两个单项第一和一个综合第一,这还不算,在这次比武中,我还荣获了全团新闻报道第二名、军事技术第三名的好成绩,荣获了全团唯一的团嘉奖。这是凝聚着我在人民军队里比武成果的一段经历,我不会忘记那段经历,那个比武场。

我还记得,也是1986年,我那时担任一班班长,因排长探家,我便顺理成章地担任代理排长,当时正是全团会操的时候,各连训练都很紧张,在关键时刻,连首长把这副重担交给了我,起初,我心里没底,就加紧学习口令要领,严格要求,大胆训练,逐步走上了正轨。当我站在训练场喊着响亮的口令指挥全排训练的时候,我心里感到非常荣光,特别是团首长莅临训练场检查指导的时候,我跑步向前,立正姿势,打着标准的敬礼向首长汇报:“报告首长,二营八连一排正在队列训练,请指示”首长还礼并指示:“继续训练”,并投来赞许的目光,这就是我梦中的训练场。

我还想起唱着《打靶歌》走向那打靶场,过足了手枪、半自动、冲锋枪打靶的瘾;想起了那紧张比赛的篮球场,打篮球那是我的挚爱;想起了那摆放着琳琅满目书籍的图书阅览室,那是我负责管理、几乎每天光顾的地方;还想起了那一周饭菜不变样的饭堂,我时刻记着那“六菜一汤”......

从绿色军营走出来,我想起了在06家属院住的那段时光,妻子到部队,首长、战士们都前去探望;想起了军人服务社,那里有多么熟悉的脸庞;还有邮政局里的大叔,那亲切的目光;还有驻地村子里经常上演的河南豫剧,“诸葛亮”的形象使我难忘;军民共建的村子里,我和副指导员常来常往;柏冢村的小小照相馆,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。

1993年,我因工作原因,又回到了许昌,我住进了部队招待所,与新兵们拉着家常,聊着当年的军营生活,说着现在的发展变化,新生无比感慨。我绕着许昌市转了一圈,故地重游,游览了魏都,观赏了曹操雕像、关帝庙,在曹操雕像旁边的许昌湖里游了泳,想了许多、许多,还慢慢走在“五一路”、“八一路”上,寻找过去走过的地方,新华书店、邮局里都留下过非同寻常的时光,心头便涌起丝丝情愫,眼睛似乎潮湿了。我还拜访了老友赵宝森,这位原来的报社记者,已升任为市委调研室主任,我就住在他安排的“许昌大厦”里,举目四望,许昌的变化真大啊!

许昌,我曾与您6年相伴,是留下我青春和汗水的地方,是深印在我脑海里的第二故乡,您的一切都装在我的心房。

乔显德

随机几篇散文:

赞 (0)